关于《上海市建筑工程领域建筑工人工资支付管理办法》的解读材料 ( 2025-09-10 )
一、背景依据
为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上海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文件规定,进一步规范本市建筑工程人工费用拨付和建筑工人工资支付管理,加强建筑工程领域欠薪源头治理,建立一条全过程监管的建筑工人支付链,进一步理顺从源头人工费用拨付到末端建筑工人工资支付的资金管理逻辑。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联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研究制定《上海市建筑工程领域建筑工人工资支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管理办法》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非交通类)工程,以及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既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三、重要举措
(一)建立人工费用拨付督促链。健全建筑工程人工费用拨付比例约束机制,明确要求建设单位根据项目投资概算(或最高投标限价、施工图预算)中人工费用的占比,与总包单位在施工合同中合理约定人工费用拨付的最低比例,并不低于该比例全额拨付到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
(二)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链。重塑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流程,强化实名登记、上岗登记、项目分配、班前签到、工资支付表编制、专户支付等全链条实施要求,从而保障建筑工人工资足额支付。
(三)建立班前签到制度。通过“随申办”实施班前扫码签到,更加精准掌握项目每天建筑工人的到岗信息。班前签到作为编制该建筑工人工资支付表的依据,并通过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交换工资支付表到银行,溯源方便、有据可查。
四、关键词解释
班前签到:本市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施行班前签到制度。建筑工人在实名制系统的班前签到情况是编制建筑工人工资支付表的依据,也是建筑工人维护权益的重要依据。
实名制系统(手机端):个人“随申办”栏目下工程实名制(个人从业信息、企业聘用管理等)
五、新旧政策差异
原《上海市房屋建筑工人工资支付管理办法》(沪住建规范〔2019〕1号)由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发文,新《管理办法》由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联合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