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2020年工作计划 ( 2020-08-03 )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 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 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 社会发展工作部署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 到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统筹推进防控新 冠肺炎疫情和住房城乡建设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 为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 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推进本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领域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 坚持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努力以城市管理精细化为目标, 不断推动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努力以改革创新为动 力,不断推进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努力以改善人居环境为落 脚点,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在善作善成中展现新时代住建 系统新作为。

(一)全力以赴促投资、稳发展,强化改革服务,着力推 进各项工程建设,进一步增强投资对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把稳增长、促投资、抓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加快推进城乡建设发 展向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转变,努力把重大改革和制度创 新红利转化为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现实效益,努力发挥好有效投 资关键作用,为推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标准,加快推进建设工程全面复 工。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复工指南,落实好测温、实名制 管理、应急预案制定等疫情防控规定动作,坚决杜绝疫情防控 层层加码、阻碍工程复工现象。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复工复产 协调机制,各区、各行业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总包企业切实 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建设工程复工复产工作体系,加强信 息互通,积极主动采取针对性措施,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和实 际需求,以项目为单元,统筹好人流、物流,逐级落实,并加 强现场管控,确保复工后的安全生产。

二是狠抓重大工程建设,提高全产业链复产质量。聚焦长 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临港新片区及 虹桥商务区等重点区域发展,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 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年市重大工程计划投资 1500 亿元,安排正式项目 152 项,其中计划新开工 24 项,建成 11 项;另安排预备项目 60 项。坚持年度任务不减、预期目标不变,并力争 超额完成任务。进一步落实市、区两级政府相关综合协调部门、 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参建各方责任,加大统筹协同推进力度,及时协调解决堵点卡点问题,强化项目审批、方案稳定、征收腾地等前期协调以及劳务工人有序组织返 沪、施工原材料筹措等建设过程管控,结合市重点工程实事立 功竞赛活动,积极推进 128 个续建项目提高复产质量,协同推 进“全产业链”复工,力争全线、全面开工,有效扩大投资面。 特别是推动一批投资体量大、推进难度高、经济带动强的重点 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研究落实新开工项目提前实施计 划,对方案成熟稳定的区段,分段办理用地等前期手续,尽早 提前开工、实质性开工。梳理一批较为成熟的预备项目,抓紧 稳定项目方案,力争年内更多项目列入正式实施计划并开工, 加快形成投资带动效应。

三是狠抓已批未建项目开工,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建立专 项工作机制,紧盯历年已批未建和 2020 年上半年新出让地块, 指导各区落实主体责任,按地块逐一分析推进,督促约定年内 开工项目,并确定开工日期。市区两级房管、规划资源等部门 全面排摸、梳理和分析逾期未建的原因,市区两级建管部门主 动靠前,加强服务对接,提高审批效率,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克 服困难,解决影响项目开工的相关问题;全力以赴推动已批未 建项目、新出让地块项目尽快开工,转化为年度有效投资和有 效供应。

四是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助力项目加速落地开 工。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以落实优化营商环境 3.0 版方案为抓手,聚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住建领域“放管服”改革和“一网通办”全面深化细化,加快住建领域各类信息系统整 合,多途径持续优化住建领域营商环境。不折不扣推行“五个 一”,即社会投资低风险项目全流程审批“只登一扇门、只对一 扇窗、只递一套表、只录一系统、只见一部门”,推行在线综 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系统发证的管理模式,打通政策 执行“最后一公里”,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进一步提速增效降 费,真正实现“不见面审批”。全面规范评估评审,减少企业办 事“隐形时间”。探索缩小施工图强制审查范围,争取政策支持, 逐步实现负面清单之外的项目全部调整为审图的事中事后监 管。复制推广特斯拉经验,对主线审批事项,试点容缺后补、 甩项后置和告知承诺。深化产业项目协调联动机制,推动产业 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让“特斯拉速度”成为 “上海速度”的常态。

五是以“一江一河”为纽带,不断改造好、建设好属于人民 的公共空间。坚持公共空间建设和功能集聚并重,持续释放贯 通开放红利,推进“一江一河”岸线贯通和品质提升。在“通”上 持续用力。全面完成黄浦江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 虹口北外滩贯通改造、黄浦南外滩滨水区建设、徐汇滨江传媒 港建设及云峰地块功能置换,全面推进杨浦大桥公务码头基 地、徐汇滨江公共客运等码头建设和资源整合利用。大力推进 苏州河两岸中心城区 42 公里岸线贯通开放,营造亲水岸线。

在“用”上做文章。推进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 “望江驿”建设,聚焦交通配套、商业休闲功能完善、码头资源整合利用等方面, 努力打造“世界会客厅”的亮丽风景线。推进苏州河沿线桥梁景 观、灯光等提升改造,整治沿河市容,努力打造苏州河两岸更 加宜居的市民生活“起居室”。在“精”上花力气。聚焦群众需求, 下绣花功夫,在功能提升、空间塑造、生态修复、风貌保护、 旅游品牌打造等方面落实精细化建设管理要求,努力创造宜 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打造精细化管理的示范区。

六是以建筑业改革为动力,推进产业升级。围绕城市绿色 发展,持续推进本市 16 个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并开展达标 评估工作,确保本市建成区 2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 求。持续开展本市绿色生态城区创建,进一步推广绿色建筑和 建筑节能改造,发布《崇明生态岛相关配套建设导则》等支持 政策。进一步推进建筑业科技创新,鼓励装配式创新技术研发, 不断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 设,完善建材使用监管机制。修订建筑师负责制和工程总承包 管理办法及配套标准,在低风险的社会投资项目中推行建筑师 负责制。试点基于 BIM 模型的三维智能化辅助审查,不断深 化 BIM 技术在规模以上建设工程的全面应用。启动建筑业长 三角一体化工作,建立长三角区域建筑业信息共享框架和若干 应用事项,提升企业和人员流动便利化程度。大力推进“上海 工程建设标准”走出去,构建内容合理、水平先进、与国际兼容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二)聚焦住房民生保障,强化精准施策,着力改善城乡 人居环境, 千方百计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 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 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紧紧抓住广大市民群众最 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住房民生问题,把保障改善民生与释放内 需潜力紧密结合,保基本,促优质,努力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和 质量,服务广大市民住有所居,更安居、宜居。

一是多措并举改“旧”更“新”。坚持留改拆并举,花更大力 气、下更大功夫解决“旧”这个民生难题。针对中心城区剩余约 9 万户、180 万平方米的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加强整体谋 划,完善细化规划土地、项目融资、贴息、公房残值补偿、保 障房配建等扶持政策,建立动态平衡、全区平衡和统筹平衡的 资金平衡机制,能快则快、能多则多地完成计划任务。按照“抓 收尾、控成本”要求,优化项目征收补偿安置方案;采取“市区 共核、政企共核”的“二级核价”制度,将房屋征收成本控制在 合理范围内;发挥已筹建的市旧改司法行政协调平台作用,加 快基地收尾。建立房屋征收和后续开发建设联动机制,建立分 类保留保护技术标准,加大风貌保护力度。年内完成中心城区 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55 万平方米、受益居民 2.8 万户,全面启动非旧改范围内(除黄浦区)剩余 9000 户“拎马桶”改造 项目。注重老旧住房综合改造建筑设计和功能面貌提升,有序推进住建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等工作,实施 300 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改造,修缮保护 50 万平方米里弄房屋。继续推进 “城中村”改造和农村低收入户危旧房改造,多途径改善居住困 难群众的住房条件。

二是多途共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按照“一城一策” 和“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工作要求,打好房地产“促投 资、促销售、促发展、稳市场”(三促一稳)政策组合拳。完 善房地联动机制,加大土地出让力度,加快商品住房供应。同 时,在继续满足刚需和改善性购房需求的同时,在服务人才、 支持重点区域、招商引资等方面发力,做好政策预案,进一步 引导合理住房需求。加强市区联动和部门协同,更好发挥本市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综合信息平台作用,进一步强化市场 监测,完善房地产市场监测指标体系。持续加强房地产市场中 介机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防范市场风险。

三是多管齐下推进安居保障。聚焦本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 的户籍居民和在上海创新创业、稳定就业的新市民,加快构建 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的住房租赁体系。加快培育和规范发展本市 住房租赁市场,建立租赁住房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有效衔接 的工作机制,新建和转化租赁房源 10 万套,新增代理经租房源 8 万套(间)。聚焦公共服务行业等人群阶段性居住问题, 加大小户型、宿舍型租赁房源供应,提高公租房等租赁房供应 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保基本、体现公平、持续发展”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优化保障性住房供应结构,扩大住房保障受益面,全年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 600 万平方米。聚焦乡村 振兴补短板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加大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推进 力度。对 2019 年已签约项目,加快“建新”和“拆旧”,确保上 楼项目取得施工许可,平移项目完成土建和配套,现房项目完 成交付入住,退出项目完成整理复垦;同步推动 2020 年 1.3 万户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完成签约。

四是围绕“美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加速推进“美丽家园” 建设。着力在物业行业监管方式、物业服务市场机制、业主自 我管理、维修资金及公共收益使用监管等方面加强制度创新, 细化完善措施,推动物业行业监管强起来、信用评价体系建起 来、市场机制转起来、公共资金管理紧起来。加快完善公有住 房政策制度体系和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公房规范化管理水平。 积极推进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小区雨污混接改造、居民住宅老 旧燃气立管改造、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等民生实 事项目。

(三)高度重视城市治理,加强精细化管理,全面完成城 市管理精细化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着力提高城市治 理现代化水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作了顶层设计和总体安排。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 是城市治理的本质要求,也是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

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治理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一流城市要 有一流治理”的要求,将城市管理精细化转化为推进城市治理 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一是深化完善城市管理精细化体制机制。坚持从群众需求 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进一步发挥城市管理精细化领导小 组办公室平台作用,建立定期工作例会制度和督查巡查制度。 进一步完善管理标准体系,加强城市维护资金管理,健全完善 城市管理精细化考核评价体系,并与城市维护资金考核奖补实 现挂钩。积极推动“世界城市日”做出更大影响力,打响品牌。 有序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部与上海市关于“超大城市建设和治理 精细化中国典范”部市合作协议各项工作。

二是围绕“一网统管”提升治理能力。抓住城市治理的“牛 鼻子”,按照“实战管用,基层爱用,群众受用”的要求,聚焦 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管理事项,迭代更新城市综合 管理系统,建设上下联通的市、区、街镇三级管理平台,强化 数据共享、功能整合和应用联动。加快推进网格化管理标准修 订,进一步发挥网格中管理、执行、作业各方力量作用,推动 人机有效互动和联勤联动,通过智能化、科学化、专业化的手 段,支撑本市城市运行管理有序高效。

三是围绕“对标双最”提升城市面貌。坚持高标准引领,强 化常态长效管理,精益求精打造更加靓丽、规范、有序的城市面貌。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市民等各方力量,按照“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要求,高质高效做好第三届进口博览会服 务保障各项工作。突出全要素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推进市 政市容环境保障和“美丽街区”建设,将“美丽街区”建设与景观 示范道路创建、绿化特色街区建设等工作相结合,确保全面完 成第一轮“美丽街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内再完成 100 个“美 丽街区”建设,努力打造城市管理示范样板。深入推进架空线 入地及合杆整治,严格落实文明施工和一路一方案要求,在 2018 和 2019 累计已完成 236 公里的基础上,确保年内完成 100 公里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深入开展多杆合一、多箱合一、 多头合一、多井合一、多牌减量以及城市家具优化设置,持续 保持对违规架设线、杆、箱、牌的高压打击态势。

四是努力提升城市管理依法治理水平。落实新增违法建筑 快速拆除和拆后管控机制,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筑;开展抽查 复评,动态管理创成的无违建街镇,确保全面消除重点类型违 法建筑。开展街面环境、生态环境、营商环境、人居环境等“四 类环境”专项执法,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常态化,维护城市 良好环境。不断推进综合执法,健全房屋管理和文明施工领域 管执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城管执法制度体系,健全行政处罚 裁量基准、执法程序规定等法制规范,推进网上办案、网上勤 务,提升执法精细化水平。继续开展示范中队、规范化中队创 建和复检,不断夯实城管执法基层基础。以实战管用、队员受用为导向,健全培训体系,完善绩效考核、晋升规定等改革配套措施,打造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执法队伍,展示新时 代城管新形象。

五是时刻筑牢住建领域安全防线。以敬畏之心,把城市作 为一个有机生命体,切实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责任。紧盯各种危 险源、危险区域和安全隐患,以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 加强市政设施、在建工地、燃气、地下空间、玻璃幕墙、老旧 住房等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整治。制定《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办 法》,建立健全房屋使用安全常态监管机制。持续开展空调外 机、外墙墙面及附着物等高空坠物隐患处置工作,制定本市玻 璃幕墙整治 2020-2022 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建筑工地复工后防 控管理,加强属地防控、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建立健全质量 安全治理体系,开展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全面推进住宅工程质 量缺陷保险,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加快风险管控系统建设,强化应急实战培训演练,推进易积水 小区整治督查,不断提升防汛防台能级,统筹协调做好疫情防 控、反恐和扫黑除恶等安全稳定工作。

此外,在总结评估“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的基础上,围绕行业未来发展,聚焦战略性、基础性和关键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发听取意见建议,认真研究谋划做好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领域“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