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970号提案的答复 ( 2025-05-12 )

  

  “关于架空线入地、城市煤气管道老龄更换、城市水务工程管道更新的统筹规划实施的提案”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负责管线的综合协调和管线建设的综合监管,近年来牵头开展多项城市管线提升改造工作,比如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以及燃气、给排水等老旧管线改造。但正如您提案中提到的,长期以来,因为施工时间、施工内容、施工方案没有做到合理统筹,导致“马路拉链”现象。为了减少重复开挖,推进市政工程同步实施,我们通过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指挥部以及地下管线安全排查和整治工作专班已经开展了一定范围的统筹工作试点,将道路新改扩建和大中修、架空线入地、燃气等老化管道改造,精品示范路创建、美丽街区建设等工程同步实施,取得较好效果。为了固化试点成效,2022年以来,我们开始起草市政府规章《上海市管线管理办法》,今年3月1日已颁布实施。您提出的四点建议,我们认为非常必要,将在后续工作中结合《办法》执行予以常态化落实。

  一、关于科学规划与统筹协调

  管线工程有着综合性强、系统性强、隐蔽性强等特点,各单项工程点多面广。因此,必须充分发挥计划管理的龙头作用,加强计划的严肃性,从而从源头把控好项目统筹。根据《办法》要求,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正在编制《上海市管线工程施工计划实施细则》,首先,管线建设单位应当根据管线专项规划和相关详细规划,以及管线隐患整治和老化更新需求,编制并上报本单位年度管线建设计划,然后由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会同相关部门和区进行综合平衡和统筹,制定全市管线施工计划,计划综合平衡和统筹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开展年度计划统筹。新改扩建道路同步实施的管线工程,各管线权属单位必须按照专项规划一次敷设到位,全部纳入年度计划;既有管线更新改造类工程,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会同行业管理部门对申报计划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进行判定,同时,各区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以大带小”“以综合带单项”等原则,统筹同路段道路工程和管线工程,或相同路段不同类型的管线工程,并督促其他管线工程跟进申报,形成年度计划;市政接入类管线工程,通过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联合报装平台推送至管线信息平台,直接纳入年度计划。

  二是建立季度和月度计划会商(联审)机制。所有管线工程实施前必须经过计划会商程序,各区建管委要搭建管线施工会商平台,会同区规资、路政、交警及管线权属单位每季度召开计划统筹会、每月召开掘路例会,将会商结果形成管线施工计划统筹意见书和月度施工计划表(横道图)等书面材料,作为路政、交警等部门审批掘路证和交通意见书的参考依据,形成统筹合力;

  三是强化计划执行监管。各区建管委要对管线施工计划的执行进行跟踪,对实际施工时间或方案与计划有明显偏差的项目,及时预警、修正;对未纳入管线施工计划的项目,及时制止、整改;对已完成的管线工程,及时闭环销项。

  四是建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正在开发管线工程施工计划统筹模块,推动平台与规资(规划许可)、交通(掘路许可)、公安(交通意见书)等部门审批平台信息联动,接通城管执法、网格巡查等数据,实现各部门信息共享、协同管理。

  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区两级搭建由建设管理部门牵头的计划统筹协调平台,充分利用管线三维可视化信息化工具,综合平衡形成管线施工计划,并将是否列入施工计划作为所有管线工程后续方案设计、开工建设的前提条件,以进一步提高计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关于精细施工与文明施工

  管线工程大多数都是在既有道路上开挖施工,尤其是近年来的老旧管道改造和架空线入地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的重要道路,对市民生活和交通出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求各区、各管线单位在统筹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便民、利民、少扰民”的理念,做到施工过程中的精细施工和文明施工。

  一是加强项目统筹,采用“短、平、快”的模式。“短”是指采用“开挖一段、施工一段、修复一段、开放一段”的施工工艺,缩短施工长度,减少施工影响范围;“平”是指同一断面开始以后,各分项工程尽可能采用平行施工,同沟槽埋管,减少各自反复开挖带来的影响。“快”是指采用“杀鸡用牛刀”的姿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前配齐施工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施工,还路于民。

  二是加强文明施工,严格落实高标准文明施工措施。比如,重点区域的管线工程需要采用全封闭高围挡,施工的设备、工具、材料以及挖出的渣土、旧料等的停靠、堆放,均需整齐排放在高围挡内,不得妨碍车辆和行人通行以及其他设施的正常使用;比如,在居民住宅密集的区域,采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施工,获准夜间施工时,施工单位应在告示栏内张贴告示,并书面告知施工所在地居委会,做好周边居民告知工作,夜间施工严禁进行锤打、敲击和割据等易产生高噪声的作业;比如,开挖沟坑或管线沟槽,当日不能修复且需要保障道路安全通行的,施工单位必须实施钢板覆平路面措施,严禁沟坑槽裸露或钢板凸翘伤害车辆和行人。同时,要求各区切实承担起属地管理责任,配合交警部门做好施工期间交通管理,加强对现场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等。

  三、关于强化监管与反馈机制

  一是加强监管力度。启动全市管线掘路施工计划编制工作,切实加强各部门协同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市、区两级建设管理部门切实落实管线工程综合监管职责,科学合理编制管线施工计划,监督计划执行。同时,加强管线交底管理,确保“无交底不施工,无旁站不开挖,无图纸不作业”;规划资源、交通、公安等行政审批部门加强审批联动,将管线施工计划列为审批事项的参考条件;住建、发改、经信、水务等管线行业管理部门加强行业监管,审核并督促管线单位合理申报建设需求、及时完成建设任务。

  二是建立反馈机制。按照最新的文明施工要求,管线工程的施工铭牌应设置文明施工专管员,并公示相应信息,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也将进一步加强管线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与12345热线、网格化平台的对接,及时了解和回应市民诉求。同时,建立管线全过程管理指标体系和考核通报机制,通过管线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汇总各区、各管线单位的计划执行情况、管线交底情况、施工外损情况、“一路一方案”编制、施工计划执行情况、市民投诉情况,以及各部门审批许可和执法联动情况等,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形成报告,定期考核通报。

  四、关于加强宣传与沟通

  一是加强管线工程的正面宣传。 管线是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生命线,绝大部分都在马路上或者小区里,施工过程中噪声问题、交通影响问题难以避免。我们在正面宣传管线工程的作用和意义的同时,帮助居民提升周边绿化品质、提升道路平整度等,不仅街区环境显著提升,小区内面貌也得到实际改善,这样把整治工作与群众的具体利益结合在一起,老百姓会有更深的感受度和获得感。

  二是通过党建搭建沟通桥梁。在施工前提前与街道、居委取得联系,沟通施工方案和保障措施,充分发挥居委、社区志愿者等自治团队的作用,引导居民欢迎、支持市政工程建设,让群众成为施工的“后援团”“粉丝团”。在工程推进、减少施工扰民等问题中通过党建引领,携手共进,攻坚克难,着力化解居民矛盾、凝聚社区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