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74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 2025-05-06 )
您提出的 “关于紧急叫停外墙保温工艺 出台墙体保温的地方法规” 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市紧紧围绕国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将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导向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城乡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建筑节能领域,外墙(建筑围护结构)保温作为实现建筑节能与双碳战略的关键技术手段,发挥过重要作用。同时,我市高度重视建筑外墙保温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在技术应用、管理监督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一、我市推进外墙保温工作的具体举措
(一)标准立规,淘汰落后工艺。我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始终将建筑外墙保温的推广应用与管理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实施政策引导、开展标准编制、强化质量跟踪、组织课题攻关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提升外墙保温工程的管理水平与性能质量。2018年和2020年,我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先后印发《上海市禁止或者限制生产和使用的用于建设工程的材料目录》(第四批)、(第五批),针对部分频繁出现问题的工艺及材料,以及容易产生施工质量缺陷的外保温系统,明确实施使用禁止或限制措施。2020年印发的《关于推进本市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沪建建材联〔2020〕541号),以容积率奖励的创新方式,鼓励超低能耗建筑采用外墙结构保温一体化系统,推动粘锚类外保温系统向更为安全、耐久的结构性锚固连接方式的一体化系统转型。2023年发布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定》(沪建建材〔2023〕 339号),进一步统一并强化了外墙保温材料的性能要求。与此同时,本市积极组织研发新型一体化系统,并编制了预制夹心保温、反打复合保温及现浇免拆模等三部一体化系统的应用技术标准。这些标准经大量工程实践验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有效性,能够充分满足外墙保温工程的安全使用需求,从规范层面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有力指导。
(二)创新赋能,优化技术路径。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外墙保温系统主要涵盖外保温系统、内保温系统、自保温系统和结构保温一体化系统等类型。自2001年本市启动建筑外墙保温推广工作以来,外墙外保温、内保温、自保温系统成为主要应用的技术路径。当下,本市外墙保温工程形成了以结构保温一体化系统为主,自保温系统、内保温系统与组合保温系统等协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其中,外墙保温一体化系统采用结构性锚固作为安全连接方式,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各项目还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市场环境等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其他适宜的解决方案。
根据近几年的数据统计,外保温系统在上海的应用面积占比超过85%,为降低建筑能耗、提升居住舒适度作出了相应的贡献。通过显著提高墙体热工性能,外保温系统对建筑节能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累计落实的1573万㎡超低能耗项目,均采用新型外墙保温一体化系统,如青浦中建颐璟台、嘉定理想之地、普陀区真如万里社区、浦东海上溪云等项目,有效提升了外墙的热工性能和使用寿命,充分彰显了新型外墙保温技术的优势。
(三)智慧体检,筑牢安全防线。市、区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积极响应住建部关于“研究建立房屋体检、养老金、保险这三项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的要求,持续加强房屋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健全覆盖各类房屋建筑的安全隐患排查和处置常态长效机制,完善房屋定期检测、维修以及限制使用等制度,切实保障房屋使用安全。在黄浦、静安、徐汇、奉贤等区的房屋修缮工作中,率先开展外墙数字化智慧体检试点。借助AI自动分析、影像数字孪生、机器狗、5G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仪等先进技术,开展课题研究与协同应用,精准捕捉并基本消除外墙外保温系统、外挂结构及附属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广建筑外墙体检与运行跟踪机制,为提前规避和有效管控外墙保温质量风险创造了有利条件。针对部分既有外墙保温存在的质量缺陷,我市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组织开展外墙保温质量缺陷检测评估与修复相关课题的专题研究,加快推进标准编制体系建设,引领和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科研院所、生产企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多方力量,研编并发布《外墙外保温系统修复技术标准》。该标准指导项目在科学检测评估质量缺陷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程度的质量缺陷,分别采用整体修复、局部修复、免拆除原位修复等科学、高效、低碳的修复技术。相关修复技术在上海贵都国际大酒店等典型地标建筑,以及宝山美罗鼎苑、东方康达佳苑等规模化居住社区成功应用,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保障了施工期间居民的正常生活。最早完工的项目至今已近4年,修复效果良好,相关成果荣获部、市级荣誉奖项。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规范重要建材使用。加强重要建材使用管理,发布建材使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完善追溯信息系统建设,健全外墙内保温监管机制。全面落实成品窗要求,把好备案关、现场关、检测关,抓好成品窗应用评估。发布建材检查重点和检查计划,开展建筑外窗、保温材料等建材专项检查。
二是推广新型建设工程材料应用。修订发布新材料认定管理办法,加快新材料研发和成果转化。发布建设工程新材料发展指引,明确新材料推广方向和应用场景,积极培育建筑领域新质生产力。会同相关部门发布加快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推广应用通知,持续鼓励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研发,拓展再生建材应用场景,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领域产品应用。
三是推进绿色低碳建材应用。开展建材碳足迹研究,推进建材行业绿色低碳管理体系建设。加大绿色低碳建材推广力度,扩大使用范围和种类。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本市建筑节能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期待您一如既往地为本市建筑领域发展建言献策。
2025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