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0430号提案的答复 ( 2025-05-06 )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上海高层建筑体检与更新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动建立房屋安全管理三项制度试点工作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城镇房屋体检、房屋保险、房屋养老金三项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综合试点工作要求,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会同消防、应急、城管、市场等市相关部门组织开展调研及专题研究,制定了《上海市城镇房屋安全管理三项制度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今年,先行在浦东、黄浦、静安、徐汇、杨浦、闵行等区试点房屋安全管理三项制度,其他各区压茬跟进。
目前,本市已建立了数字化智慧体检、专项体检和周期性体检相结合的城镇房屋定期体检制度。在黄浦、静安、徐汇、浦东、杨浦、闵行等区,以及全市2024年新开工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开展房屋体检试点。截至2025年2月下旬,试点专业评估外业采集既有住房4068幢、建筑面积约1596万平方米。下一步,在总结阶段性经验基础上,全面开展城镇房屋安全管理三项制度综合试点工作。
二、关于完善房屋养老金机制
《工作方案》明确本市房屋养老金由公共账户和个人账户组成。个人账户资金由住宅维修资金业主账户直接转化,根据相关法规政策续筹补充,主要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以及购买外墙及设施维修保险。公共账户由各区探索建立,按照规定由政府出资的房屋养老金部分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目前,各区“十四五”期间结合旧住房更新改造或专项开展的房屋体检相关费用已做制度性安排。
目前,本市房屋安全管理三项制度尚处于试点阶段,委员建议的“探索引入多元社会资本参与”暂未列入养老金筹集渠道。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试点情况研究拓宽养老金筹集范围。
三、关于优化高层建筑体检指标
2020年上海入选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2023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科〔2023〕75号),要求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部署,本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围绕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4个空间维度,聚焦安全韧性、宜居共建等8个方面,构建由156项体检内容构成的市-区-街镇-社区多层级联动体检指标库。针对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结合各级政府部门重点工作,设置了经排查存在结构安全隐患、高坠隐患的住宅整改率、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既有建筑玻璃幕墙高坠隐患应急抢险处置落实率、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累计覆盖率、一类高层公共建筑消防物联网接入率、存在楼道和消防隐患的住宅数量等指标,排查高层建筑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
下一步,我们将参考委员建议,对标国际评价标准,结合体检结果,对高层建筑的老化规律、安全隐患特点等进行深入研究,系统优化体检指标,分级分类梳理问题清单,形成相应的整治建议,进一步提高体检工作的针对性。
四、关于建强数字底座
目前,住宅小区相关基础数据已归集至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便于数字底座建设调用所需数据。此外,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房屋数据为底座,结合多轮房屋安全排查成果,整合各方信息资源,形成全市房屋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底板,为后续房屋深度检查,以及提高预警预测能力提供相应支撑。
下一步,探索推动建设阶段数据向后续体检与更新阶段共享交换机制,完善高层建筑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体系,构建从建设到运维更新数字化平台。重点推进建设工程审批和验收等关键数据的互联互通,建立数据确权与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