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1313号提案的答复 ( 2024-12-31 )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上海市“美丽街区”建设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提出的中肯建议,对我们后续推动全市“美丽街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我委结合市绿化市容局、市规划资源局等相关部门意见后,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作为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联席会议的牵头单位,携手各成员单位、各区,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综合运用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标准化手段,努力实现管理的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持续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过去一年里,围绕贯彻落实新一轮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全市上下全力推动各项重点任务,在城市环境品质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围绕安居乐居,推进居住小区、乡村环境品质提升

  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实施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4000户,旧住房成套改造31.11万平方米,提前完成启动21个城中村项目改造的年度目标。升级“美丽家园”建设,完成无卫生设施旧住房提高改造6200户。新增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移交接管5400万平方米。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完成5个国家级完整社区试点创建,推动长宁区新华街道和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建成“15分钟社区生活圈”示范型街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累计建成14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完成301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居住环境品质持续改善。

  (二)围绕做减法、全要素、一体化,开展公共空间环境提升

  持续推进精品道路、精品区域建设工作,完成“精品道路”建设112条,整治人行道面积165万平方米,切实解决市民行不通走不畅的人行道梗阻点位35处。持续推进慢行交通空间品质提升,实施专项提升项目273项,建成慢行交通精品区域17个。开展美丽街区建设,建成102个美丽街区,完成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130.32公里,优化提升4700余处公共空间休憩座椅,建成73条户外招牌特色道路。推动空间开放共享,完成机关、企事业单位附属空间开放52处,新开放经保护修缮的优秀历史建筑10处。打造全龄友好滨水公共空间,完成“一江一河”儿童友好地图制作发布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完成35处邮政网点、172处银行营业网点无障碍改造,更新投运547辆无障碍低地板新能源公交车,完成无障碍电影放映查询、残疾人健身点查询等10项服务的无障碍改造,持续建设“有爱无碍”城市。

  (三)围绕“干净、安全、有序”,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加强薄弱环节、薄弱区域整治,完成全市薄弱区域环境整治114个。继续巩固65个撤制镇市容环境的整治成果。持续推进违法建筑治理,完成违法建筑库内销项504万平方米,核查反馈723件新增违法建筑投诉案件。系统整治“马路拉链”,持续推进管线工程统筹实施,优化年度掘路计划;持续完善掘路修复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修复后竣工验收要求,切实提升掘路修复质量。开展村内路桥整治,完成251公里C级局部较差村路整治和61公里临河有安全隐患村路整治。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建筑垃圾管理的实施意见》,编制《上海市工程土方消纳专项规划》,着力构建建筑垃圾全链条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具体到“美丽街区”方面,尽管截至今年11月,全市已累计建成749个“美丽街区”,但确实还存在文化元素、美学理念体现不够等问题。针对委员提出的建议,我们将和市绿化市容局一道,下阶段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好改善提升:

  一是更好融入文化元素。“美丽街区”还将注重历史文化科普融入,借鉴青浦区朱家角古镇街区、黄浦区瑞金南路街区等做法,推动各区、街镇深入挖潜街区历史内涵、底蕴特质等做法,融合更多文化元素,让街区的高品质不仅仅体现在视觉效果上,更能体现在历史文化科普的浸润上。

  二是注重做好工作结合。推动各区、街镇结合城市更新、“美丽家园”建设等,注重“边角料”区域的设计、改造,做好“美丽街区”建设与其他综合建设提升工作的有机衔接,注重空间梳理、原有设施结合、创意理念融合,同时,注重放大溢出效应,切实优化街区环境,确保街面环境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