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84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 2024-05-07 )
您提出的关于“‘美丽家园’建设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当前,上海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推进城市更新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的有力举措,也是上海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关于“美丽家园”建设项目
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旧小区改造对改善市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为改善城市总体面貌和市民居住品质,我市不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美丽家园”建设)力度:
从改造规模来看,“十四五”期间,我市按照每年不少于1000万平方米的目标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21年以来已实施超过4000万平方米;从改造水平看,按照“能同步就同步、能结合就结合”原则,将积水点排除、二次供水改造、雨污分流、加装电梯纳入同步实施范畴,减少施工扰民,还将信息架空线入地、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闲置资源利用、小区海绵改造等内容有机结合,根据小区实际和居民需求因地制宜丰富改造内容,实现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和居住功能同步提升。
在项目生成机制方面,目前本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一般先由属地街镇根据辖区内各个老旧小区的实际情况,编制改造实施计划,经区层面汇总统筹后,下达年度改造项目计划。每个项目的具体实施内容根据房屋本体情况、业主居民意愿和资金筹措情况经设计查勘后确定,主要包括屋面、外立面、承重构件、公共部位、设备设施、小区附属设施等内容。
在软硬治理结合方面,我们将“推进住宅小区软硬治理双提升”纳入2024年度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工作范畴,要求各区房管部门综合考虑老旧小区实际情况,对存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问题的老旧小区,在改造项目立项前,由属地街镇、居委会指导小区业委会、物业先制定物业管理提升“软治理”实施方案,细化具体措施,共同谋划好“软硬”结合治理推进事宜,促进物业服务水平和业主自我管理水平同步提升。
在群众工作方面,我们搭建居民议事平台,问需、问计、问效于民,通过落实由区修缮管理部门、街镇、居委会、业委会、市民监督员、物业服务企业、项目参建单位等共同参与的工程“三会制度”(工程实施前征询会、工程实施中协调会、工程实施后评议会),实行“十公开”(居民意见征询结果公开,修缮科目和内容公开,施工队伍公开,监理和设计单位公开,主要材料公开,施工周期公开,文明施工相关措施公开,现场接待和投诉电话及地址公开,竣工验收移交结果公开,工程决算结果公开)等各项群众工作机制,改造前听取群众意见、过程中依靠群众推动、完成后接受群众监督。
关于您提出的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软硬治理同步推进的建议,后续我们将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进一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推进模式。一是健全自下而上的项目生成机制。将居民参与作为项目报送的前提条件,在查勘评估确定项目改造需求后,结合“隐患整治”“应修未修”“风貌保护”“五个新城”“军队小区”等要素,科学确定改造项目更新时序。二是激发“三驾马车”主观能动性。在既有群众工作机制上进一步加强与小区物业、业委会和居委会的协同联动,充分调动小区居民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积极性,实现问题共找、方案共定、改造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三是强化老旧小区改造的牵引能力。将改造项目作为推动加装电梯、提升物业服务水平、补齐社区配套设施、引导居民自治等工作的载体,实现“软硬”治理双提升,带动社区发展、社区治理水平的综合提升。
二、关于其他城市更新项目
我们深入落实《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政策赋能。
一是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意见,要求针对城市更新不同类型、不同对象,由市级相关部门细化配套政策,形成“1+10+X”政策体系。其中,明确提出要用好宝兴里旧区改造群众工作十法等基层实践经验,加强典型案例宣传,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更新。完善线上线下沟通平台,召开项目确定听证会、实施方案协调会和实施效果评议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优化更新实施方案。街镇、居村发挥贴近群众优势,引导群众支持参与城市更新工作。
二是在坚持以城市总规统领城市更新的基础上,围绕“五个中心”核心功能,加强统筹规划,补齐短板弱点,通过更新促进空间布局优化,通过城市更新促进职住平衡。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和智库专业优势,提高规范适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强化群众全过程、全方位参与,政策向群众公开,环节请群众参与,引导群众形成合理预期,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在城市更新中加强城市体检,发布社会调查问卷,组织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社区体检结合现场调研开展居民抽样问卷调查,并引进人民建议征集和市民服务热线数据,编制社会调查报告,为问题病症识别与诊治提供充足的民意支撑。
四是开展试模式、试机制、试成本、试规范,加快推出一批显示度高、示范性强的更新项目,为其他各类项目提供示范。如瑞康里项目探索“政府牵头+企业运作+租售兼容”的城市更新模式,给居民更多选择。后续,将结合城市更新项目库建设和示范项目推进,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更新模式。
五是及时总结旧改群众工作经验,坚持“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优化更新实施方案。蕃瓜弄小区作为小梁薄板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探索构建了体现居民工作特色的旧住房改建八法,提前实现100%签约目标,创新打造超大城市中心城区两旧改造示范样本。同时,积极推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已形成街镇、居村、企业、专业团队等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积极态势,建立“一图三会”制度,搭建起公众参与社区规划、社区治理的平台。
六是加强对城市更新工作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参与城
市更新的良好氛围。与新华社上海分社、新华社新闻中心共同成功举办2023上海城市更新论坛;在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的案例展上,展出“城市更新结硕果”专篇;在2023城市高质量发展市长论坛暨市长培训40周年活动上,全面介绍上海城市更新工作成果。后续,还将开展面向政府、企业等各类更新参与对象的政策培训宣贯,保障政策实施落地。打造分类分级的城市更新业务培训体系,切实增强从业人员做好城市更新的意识和本领。
2024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