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0721号提案的答复 ( 2024-05-06 )

 

  “关于组织央企资源,助力上海城市更新”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十分感谢您对本市城市更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当前,上海城市发展已进入新阶段,推进城市更新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精神的有力举措,也是上海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部署,更好以城市更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关于“组织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区政府、上海城市更新中心、相关央企在沪单位、国家开发银行等,协商上海城市更新事宜,统筹盘活存量资源”的建议

  为做好城市更新这篇大文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着力强化统筹协调。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上海已成立市城市更新领导小组,龚正市长任组长,全面领导城市更新工作,研究谋划和统筹协调城市更新重大事项,完善推进机制。今年1月2日召开上海市城市更新推进大会,2月22日召开2024年上海市城市更新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明确工作思路并部署重点工作。后续市、区更新办将进一步发挥统筹实施、综合协调和跟踪评估作用,统筹更新力量共建共治共享。

  二是强化顶层设计。深入落实《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加大政策赋能。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意见,针对城市更新不同类型、不同对象,市级相关部门细化全链条配套政策,形成政策体系。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更新的工作要求,准确把握《关于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2月29日至3月2日,我委会同市委组织部开展领导干部推进城市更新专题研讨班,包括融通集团在内的相关央企和国企负责同志也参加了培训,切实增强干部做好城市更新的意识和本领,提高责任感和紧迫感。后续,还将开展面向政府、企业等各类更新参与对象的政策培训宣贯,保障政策实施落地。打造分类分级的城市更新业务培训体系,切实增强从业人员做好城市更新的意识和本领。

  三是用好融资资源。已在“两旧一村”改造类城市更新项目中,用好国家专项借款政策,依托政策性银行融资优势拓宽融资渠道。在产业用地转型项目中积极试点,用好上海园区高质量发展基金等融资产品,漕河泾元创未来中心项目成为上海园区高质量发展基金和上海徐汇漕河泾园高私募基金的母子基金首投项目。后续,我们将加强相关案例复盘,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二、关于“研究支持扩大政企合作参与范围”方面

  城市更新往往涉及多方主体,我们以项目为牵引,努力引入更多元的高水平市场化主体参与城市更新工作。

  一是探索丰富更新模式。我们注重在项目推进中达到“试模式、试机制、试成本、试规范”的成效,加快推出一批显示度高、示范性强的更新项目,为其他各类项目提供示范。如外滩“第二立面”区域试点“三师”联创,综合采用统筹更新、自主更新、征收更新等多种更新方式,推动区域更新统筹主体由传统的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变为区域长期运营模式。瑞康里项目探索“政府牵头+企业运作+租售兼容”的城市更新模式,给居民以更多选择。后续,将结合城市更新项目库建设和示范项目推进,积极研究在区域更新和零星更新中,推动央企、市和区属国企、优质民企、外企等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加强典型案例宣传,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更新的氛围。

  二是发挥专业平台支撑作用。我委(市更新办)牵头组织设立城市更新专家委员会,并在2024年全市城市更新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前,由龚正市长为首批专家代表颁发证书。探索建立城市更新智库,涵盖综合能力强和单项业绩突出的单位,构建覆盖城市更新工作的全流程、全类型服务体系。创新试点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责任评估师“三师”负责制,强化专业技术力量的全流程支撑作用。推动成立城市更新开拓者联盟,引进高水平市场化主体,整合各类力量、资源,形成最大合力。后续,将进一步发挥各类专业平台作用,积极推动央企、金融机构等主体参与到上海的城市更新行动中。

  总体来看,高水平推进上海城市更新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需要全社会各方群策群力、共同推进。再次感谢您的关心和建议,希望继续给予我们工作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