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0850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 2022-07-29 )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小区通信管线集中入地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本市持续推进“美丽家园”建设,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居民获得感显著提升。但小区内架空线线圈冗余盘绕、线缆松散坠落、飞线上墙上树等情况较多,影响环境,也存在安全隐患。去年,我委牵头会同市房屋管理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等相关单位,在充分了解外省市推进情况的基础上,多次开展专题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本市老旧小区架空线入地的工作方案,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住宅小区内架空线缆主要包括电力架空线、经营性信息通信架空线(权属单位包括电信、移动、联通、东方有线、长城宽带等)以及非经营性架空线(权属单位包括公安、政务网、教育网、部队等,另有小区安防线)。

本市自2015年开始试点结合旧住房修缮改造实施小区信息通信架空线入地,按照“同步设计、同步征询、同步实施”的原则,将信息通信架空线入地作为改造的“可选项”试点推进。截至目前,本市实施住宅小区信息通信架空线入地项目约500个,累计改造约2000万平方米。信息通信架空线入地已纳入本市旧住房更新改造的必选项,与房屋修缮、小区更新同步实施。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本市老旧小区架空线入地改造工作,我委会同市房屋管理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等部门,进一步优化实施模式,确定了“共建共享共管为主、共缆为辅”的基本原则。在徐汇、静安、长宁、虹口、浦东等区,确定了10个小区开展入地试点工作,将结合旧住房修缮改造同步实施的相应管道、光缆全额纳入旧住房更新改造补助范畴,线缆割接拆除等由权属单位负责。市通管局牵头编制了《上海市住宅小区信息通信架空线缆入地改造工程技术规定(试行)》,规范施工流程,明确技术标准,并组织各电信运营企业,成立专项质监组,按照规范性、标准化的技术要求,对老旧住宅小区架空线入地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进行专项监督。

从新项目的试点效果来看,“共建共享共管”模式有力推动了架空线入地改造的实施,部门协同、市区合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架空线整治。及时总结试点项目经验,探索“一小区一方案”模式,综合考虑实用性、可操作性,采取入地或梳理整洁的方式,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

二是完善相关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由我委、市房屋管理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市财政局等共同参与的推进机制;推动通信行业管理部门研究建立小区内通信管道和线缆维护的长效维护机制。

三是完善配套建设标准。结合老旧小区现状特点和居民诉求,按照统筹规划、超前谋划、减少扰民的原则,研究出台老旧小区架空线入地管道建设标准、线缆铺设和割接技术要求。同时,按照绿色低碳和新基建的要求,鼓励新材料、新工艺在老旧小区架空线改造中的应用,逐步建立完善我市老旧小区架空线改造标准。

四是建立信息管理平台。依托平台统筹入地方案,协调各分项工程进度和时序,全面、及时掌控全市架空线入地改造工程进展情况。入地改造后的管线工程竣工资料纳入平台,为进一步推进小区内信息通信管道统一维修养护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