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天钥六期旧改签约率100%,“今年过个开心年!” ( 2025-02-08 ) ] 转载自:人民日报
“今年过个开心年!我们这辈人甚至是父辈的旧改心愿,终于实现了!” 1月23日,涉及628证居民的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天钥新村(六期)旧住房更新项目,仅用两天多就实现了100%签约率。
项目生效仪式现场喜气洋洋,天钥六期居民代表向徐汇区委、区政府送出感谢信,并向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枫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上海徐房(集团)有限公司分别送上锦旗。
“真是太高兴了,原来朝北的房间改造后不仅朝南,还有了阳台,阳光终于会照到我家里了!”“过去四家人合用一个卫生间、每天早上排队上厕所的日子,终于要结束了!”老邻居们聚在一起,谈笑间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根据规划,天钥六期的旧住房更新项目会拆除原有的9幢旧房屋,新建3幢高层、1幢多层带电梯住宅,并新增地下车库和配套用房,居民按“拆一还一”原则回搬。
天钥新村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上海最早的工人新村之一。小区内厨卫合用的情况比比皆是,最小房屋使用面积仅10平方米,空间逼仄、生活不便。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步伐不断加快,天钥新村其他楼栋都已实现旧房改造,解决了厨卫合用的问题,唯独天钥六期9栋楼中的8栋楼,因为楼间距小、产权关系复杂等问题,更新改造方案一直悬而未决。而且,沿街的两栋楼因位于地铁上盖,对改造的技术和安全要求都很严格。
《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施行后,考虑到居民的强烈意愿,天钥六期的更新改造被提上日程。2023年12月,枫林街道会同上海光启置业有限公司形成6个工作组入驻,每个工作组由街道专班、光启置业、居委干部、老书记组成,联合居民代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更新项目进展。天钥六期内的两家系统公房单位授权直管公房管理单位徐房集团统一实施更新,沿街两栋楼的问题也与申通地铁共同探讨,研究出了可行的拆房改造方案。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究竟怎么改,居民想法很关键。天钥六期旧住房更新项目经理杨晨光介绍,对居民来说,更新改造最要紧的是自家的户型如何。更新所涉及的9栋楼628户,原来共有39种户型,改造方案将户型进行归并,最终确定了27种。“这是花了近一年时间,经过二三十稿打磨,听取居民意见反复优化后才拿出的定稿。”杨晨光说。
方案出台后,工作组分楼栋、全覆盖召开全体居民座谈会,在7天里开了22场座谈会,与1100多人次的居民进行了交流,面对面把设计方案、改造方案广而告之,告诉居民什么可以改,什么不能改,为什么要这样改。对有异议的居民,开展一对一的解释接待,耐心回答问题。充分的沟通换来了居民的理解和认可,2024年12月27日,项目方案意见征询工作启动,两周内方案征询同意率即达到100%。
虽说大多数居民对更新充满期待,但有些高龄老人出于对原有生活环境的依赖,顾虑重重。90岁的独居老人王先生,每天都会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对原拆原建要经历两次搬家有顾虑,怕自己经不住折腾。
平时就对王老先生照顾有加的志愿者李阿姨,主动请缨去做老先生的思想工作。“我就掰开揉碎,从里到外跟老人仔细讲,这次是帮大家改善居住条件的好机会,不仅每家每户的面积会有增加,新房还会装电梯,将来还有地下车库,还不用自己出钱。对这样的好事情,为了大家,拜托配合一下。”同时,老人的现实需求也被充分重视,专班工作组不仅承诺帮老人找到合意的暂住房子,还承诺按照老人的习惯来布置家具、扶手等,尽量减少老人对新住处的不适应。老人最终同意搬家,让项目方案征询顺利通过。
天钥新村第一、第二居民委员会党总支书记季恺娴告诉记者,像李阿姨这样的志愿者有几十位,“我们能在两周的时间内实现100%目标,离不开居民代表和志愿者骨干的力量。”
新年伊始,徐汇城市更新跑出“加速度”。1月11日,上海史上最大单地块一次性征收项目——东安片区旧改征收存单集中发放,6000余户居民兑付拆迁补偿款。1月21日,全市首批试点城市更新单元“三师联创”项目——张家弄片区房屋征收签约率达到100%,千余户居民长久以来的宜居梦将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