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智能建造发展与建筑机器人出海大会暨首届长三角智能建造与建筑机器人路演活动在沪成功举办 ( 2025-10-25 )
10月24日,2025上海智能建造发展与建筑机器人出海大会暨首届长三角智能建造与建筑机器人路演活动在智能建造工程能力工作坊(浦东机场四期建设现场)举行。
本次活动由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主办,市建设协会、长三角区域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联盟共同承办。活动以 “推动智能建造技术落地、助力建筑机器人出海” 为核心,汇聚政企学研多方力量,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智能建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起交流协作与成果转化的高端平台。
开幕启航:凝聚共识,擘画行业发展新蓝图
活动由市建设协会会长武浩主持。致辞环节,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经信委等行业主管部门领导,机场集团、建工集团等企业领导围绕智能建造发展趋势、区域协同与出海布局发表观点,凝聚行业共识。
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总工程师刘千伟在致辞中指出,上海作为改革开放前沿与国际化大都市,将智能建造视为建筑业转型升级重要方向,建筑机器人是核心载体,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积极出台政策、加大科创投入、推动产学研用,响应国家 “机器人 +” 战略。
标准发布:填补行业标准空白,引领行业规范发展
会上举行了《企业智能建造能力评价标准》(T/CECS 2015-2025)发布仪式。该标准由行业权威机构联合编制,首次明确企业智能建造能力的评价维度、指标体系与分级标准,涵盖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人才储备、数字化管理等核心模块。
标准的发布填补了国内智能建造领域企业能力评价的空白,为企业提升智能建造水平提供了清晰指引,同时为政府监管、项目合作、市场选型提供了客观依据,对推动行业从 “分散创新” 走向 “规范发展” 具有里程碑意义。
主旨报告与交流分享:多维视角解码智能建造核心议题
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科研机构负责人围绕技术实践、标准支撑、海外探索、项目落地、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度分享,呈现智能建造全产业链发展思路。
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科信处以《上海住建行业人工智能与建筑机器人实践及展望》为题作主题报告,详细阐述上海在该领域的实践路径与未来规划。据介绍,上海近年来通过 “四大坚持” 构建智能建造全链条支撑体系:坚持政策引导、坚持研发创新、坚持人才培育、坚持生态构建。截至目前,上海建筑机器人已规模化应用,抹灰机器人施工超140万平方米,浦东机场四期集中40余款机器人覆盖7大场景。未来,上海将编制《上海市住建行业 “数字工程” 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关键技术攻关、行业规范管理、全链条产业联盟建设,持续推进智能建造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科研与标准,助力打造 “中国建造” 升级版》为题,从国家战略、科研突破、标准体系、产业落地四大维度,系统阐述科研与标准如何为 “中国建造” 升级提供核心支撑,兼具政策高度与实践深度。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智能建造工作委员会在报告中指出,当前智能建造处于初级阶段,面临行业转型方向不统一、技术协同有壁垒、成效难衡量等挑战,强调标准化是破局关键;介绍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智能建造工作委员会的实践成果;提出标准化将为长三角区域协同、建筑机器人出海提供支撑,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市场部聚焦海外建筑机器人需求与产业格局,指出海外需求受双重因素驱动——建设需求增量大、美加等地建筑岗位空缺率高,两者共同推动自动化需求。此外,还介绍了目前香港智能建造企业取得的成就,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参考。
上海建工集团浦东机场四期工程信息部分享项目建筑机器人研发与应用成果。作为超大规模航空枢纽工程,浦东机场四期目前已应用钢筋笼焊接、激光整平、安全巡检等9款机器人,搭建行业首个管理型集群平台,通过专项方案与二级交底规范管理,机器人应用实现人工成本降低、施工精度提升,项目计划推进35款机器人落地,并结合区块链保障施工数据安全。此外,上海机场集团浦东机场四期T3数字建设负责人介绍了机场T3地下工程与T3航站楼的数字建设实践与成果,该工程构建“1+2+N”数字管理平台群,建立有业主牵头的设计施工BIM联合体管理体系,建设数字孪生机场,打造全球航空枢纽智能建造新样板。
上海建管学院BIM与智能建造协同创新中心围绕 “以终为始产教融合” 分享人才培养实践,结合 “智慧城市”“好房子” 建设等政策,介绍了学院构建智能建造等四大专业群,开设BIM、建筑机器人等课程,与中建八局共建产业学院,引入企业导师、设实训基地。以知行合一的模式培养住建行业复合型人才,服务长三角地区的建设工作。
盎锐 (杭州) 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围绕 “用智能测量赋能智能建造” 分享前沿实践经验,并介绍了公司自研光机电一体化激光三维扫描设备、AI点云处理系统等多项核心技术均达国内领先水平,已服务超500家企业,积累建筑数据超500万㎡,可支撑实测实量、装修深化、数字孪生等场景,为智能建造提供精准数据服务。
竞赛与观摩:场景驱动实战,见证技术落地
当天下午,参会代表们对正在进行的“上海建工杯” 首届长三角智能建造与建筑机器人实战应用竞赛进行了观摩。30余款建筑机器人产品围绕建筑地面施工、地砖铺贴、安全巡检、建筑测量、墙面抹灰、墙面喷涂、智能塔机等多个施工赛项展开角逐,覆盖建筑施工全流程关键环节。竞赛打破传统的单一演示模式,以真实施工需求为评判核心——嘉宾可近距离观察机器人在技术创新性、施工效率、作业质量等维度的综合表现,直观对比不同产品的实战能力。
竞赛与路演观摩环节同步并行。来宾根据自身关注方向自由交叉观摩,既可在竞赛区见证机器人 “真刀真枪” 的竞技过程,也可在路演区与企业深度交流技术方案、合作模式。随后,参会者还前往浦东机场T3航站楼项目现场及工程能力工作坊,实地考察建筑机器人在重大工程中的规模化应用场景,进一步强化 “技术从竞赛走向产业” 的认知。
搭建协同生态,赋能产业未来
本次活动不仅为智能建造与建筑机器人行业提供了思想碰撞、成果展示、供需对接的平台,更以上海实践为核心,清晰呈现了政策引导、技术研发、人才培育、生态协同的完整发展路径。
未来,随着《企业智能建造能力评价标准》的落地、各类相关工作的持续推进、重大工程场景的持续开放,长三角智能建造产业将加速形成 “技术创新-标准支撑-人才保障-产业落地” 的完整生态,为全国智能建造高质量发展及建筑机器人出海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 “上海方案”,助力中国智造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