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我想有个家:干过五种职业的00后环卫小哥 ( 2024-01-20 )

  在“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里,每一张床都承载着一个城市建设的奋斗故事。这里,是梦想的起点,也是汗水的归宿。每一位城市建设者,都是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一位城市美容师——00后环卫工人:李长杰。

  环卫汽修工人李长杰,2002年生,去年刚到上海。现在每天的任务是跟着师傅学习环卫车辆的修理。我们刚找到小李的时候,他正在看师傅补轮胎。

  车胎上缝缝补补,考验的是手艺,小李认真看着师傅的操作,也希望自己能尽早“上手”,毕竟自己在职校学的专业就是汽修。

  虽然是垃圾车,但李长杰一点儿都不嫌脏,直言“有什么脏的?脏了么就洗洗。在老家种地,就靠这些东西施肥。”

  干过5份职业的00后环卫人

  身为贵州人,在重庆读的书,再到上海来工作。李长杰说,是他爸爸让来上海打拼的,因为在家总“管不住”自己。与年龄不相符的是,00后李长杰出人意料地做过很多种工作:“中式糕点师、餐厅服务员、木匠、还合伙开过酒吧……”

  但他最想做的工作还是和汽车有关,“因为我19岁拿了驾照,拿完驾照我自己在家琢磨车。”现在从事这份汽修工作,也让梦想照进了现实。

  小李来上海先是借住在小姑家,也是租的房子。有了这份工作后,单位也为他找好了住处,很快就搬进了位于徐汇区老沪闵路上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入住四人间,上铺下桌,虽然谈不上宽敞,但也整洁舒适。

  上下铺的床架全都是实木,就算在冬天也不冻手。床铺里侧还有一扇移门,做了内嵌式的柜子用于储物。洗漱区域也由原本的单台盆改为左右两侧双台盆设计,避免同时使用时的拥挤。

  “当时第一次看到很满意,有个睡觉的地方,可以洗澡就可以了。”李长杰说,其实回家也有活干,但自己爱玩“管不住”,现在干环卫也有了一些责任感。

  “以前都是做两三个月我就走了,做糕点我看老板‘不爽’就把老板开了。现在做环卫汽修,自己也在慢慢适应。”

  在这里挺好的,李长杰说。室友们年龄相差大,一开始也没什么话题,相信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地了解了,小李的朋友也会越来越多了。

  2002年出生的李长杰很有意思,聪明、好奇,什么都想尝试,但看他频繁的职业更替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足够的耐心。他在环卫这个岗位做了八个月,这居然已经是他最长的一次就职,我们也好奇是什么让他坚持到现在。

  自带社区食堂“家”的味道

  晚饭时间,共享厨房里飘出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瞬间有了“家”的味道。工人们结束了一天工作,带着疲倦但满足的神情陆续归来。共享厨房成了他们释放压力的温馨之地。

  咸凤俊熟练地翻炒着蔬菜,热气腾腾,一旁的锅里还炖着香气扑鼻的汤,这些菜肴不仅满足了味蕾,更传递了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家的感觉。

  同一时间,项目内配套的社区食堂飘来饭菜香,工友们结伴回到宿舍,简单洗漱之后,换上舒适的衣服,来到食堂,吃一口热饭。东北大叔水务工人程瑞同点了两菜一汤:“你看我这6块钱,吃一顿饭,挺饱,而且又干净。”

  在共享公寓的食堂里,来自天南地北的建设者们齐聚一堂,他们说着各地的方言,聊着家乡的故事,互相交流着工作的经验与理想。这里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用餐之地,更是一个心灵的寄托,一个情感的交流平台。

  快过年了,说起新年愿望,李长杰想实现他的“汽车梦”,准备多挣点,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东北大叔程瑞同则希望靠自己努力干活,让日子越来越美好;公寓管家赵佳权说:“正因为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我有个愿望就是能到去到他们的家乡,比如说像东北,我特别想去体验一下那边的搓澡文化。”

  从城市的喧嚣中归来,在这里找到安静和归属感。他们谈论着各自的理想,有人渴望在这个城市扎根,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有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片土地增添更多的美好。“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仿佛成为了他们心中的另一个家,一个充满温暖和力量的地方。

  这个自带社区食堂的新时代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就在徐汇区老沪闵路上,有150套单间和254个宿舍型床位,这里目前有环卫、水务和建筑工程的劳动者共 78位居住在这里,这个家能让他们更安心的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这个家对李长杰这一次的坚持起到多大作用我们并不清楚,但他确实在这里开始了与上海这座城市逐渐熟悉的过程。

  除了生活必需,其实里面还有共享阅读空间、便利店、党群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我们也期待这些功能在今后逐渐完善推广,像李长杰这样的00后能在这里认识上海、熟悉上海、喜欢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