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长海路街道325街坊市二散居征地房屋补偿项目完成100%签约 ( 2025-05-15 )

  日前,杨浦区长海路街道325街坊市二散居征地房屋补偿项目完成100%签约,老房上下,一片欢腾。5月13日上午,最后一辆搬家车驶入这片市二散居地。

  当最后一件行李搬上车,最后一张封门单拍上门,也就标志着该项目实现三个100%,几十年的老房迎来终章。从签约到全部搬迁仅8天,“杨浦速度”让更多居民早早奔赴新生活。

  上午九点多,67岁的仲玲华走进市二散居地征地房屋补偿项目工作组的办公室。几天前她已经完成搬家,今天来交房。签好房屋验收单,交出房屋钥匙,一桩心事总算了结,仲玲华回到空空的房门口拍了几张照,也算是对住了50多年的老房做了告别。

  “我今天是专门来交房、拍照的,想用照片留存一个纪念,毕竟大半辈子都是在这里过的。”仲玲华感慨。

  市二散居地属于长海路街道325街坊2丘,占地2700多平方米,居民17产18户。这里的房屋多为几十年前大家共同建造起来的,曾陪伴许多人度过结婚、生子等人生重要时刻。

  仲玲华的老房在国光路74号,是一栋二层小楼,连带几间平房。房子大,人也多,仲家兄弟姐妹一共6个,仲玲华排行老四。上世纪70年代,仲家父母带着孩子们从政立路搬到这处生产队用地,一住就是50多年。“从小我就在这一片长大,这栋房子见证着我的成长。以前在这里,住得很开心,穷是穷一点,但无忧无虑的。”仲玲华回忆起来。

  水泥灰的墙、脏乱差的环境、几乎转不动的风扇,还有随着家庭人数增长而日益逼仄的空间,看起来破败的老房,却每样东西都让仲玲华留恋。“尤其是搬家的时候,我是这个也不舍得,那个也不舍得。什么衣服呀,老皮箱呀,都是有故事的。”她说。

  老房承载着回忆,却也经不住几十年的风雨。如今,房子老了。房龄高、房屋属性复杂、人员流动量大、公共设施缺乏,各种原因下,老房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居住条件无法匹配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今年,杨浦借全市开展非旧改地块无卫生设施旧住房改造的契机,对市二散居地按照“三个100%”协商签约的方式,进行房屋征收。

  项目立项以来,长海路街道会同全区各有关部门开展情况排摸,并成立工作专班,推动项目落实。跑居民家、宣传征收政策,在不间断的努力下,老房迎来喜事。从今年5月6日启动签约,到5月13日完成全部搬迁交房,实现意愿征询率、协商签约率、搬迁率三个100%,一共用时仅8天。

  “自己造的房子,到底没有国家造的质量好,这个房子已经老得快不能住了。现在赶上好政策,我们能搬进楼房了,生活也终于能改善了!”仲玲华高兴地说,“我们家兄弟姐妹已经各自安排妥当,我租好了房,买的房还要慢慢挑,打算继续买在长海路街道。毕竟心里,还是对这里有感情。”

  在锣鼓声中,搬家车即将启动,市二散居地最后一户居民——仲家老二完成搬迁。工作人员挨个儿门上张贴了封门单,后续等待工人来砌砖封门。“最后一户交房了,市二散居征地房屋补偿项目完成三个100%!”工作人员喊道。

  车辆启动,居民们挥挥手告别老房。而美好的新生活,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