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控江路888弄16号成套改造项目 ( 2025-04-11 )

  近日,杨浦区控江路888弄16号成套改造项目的公示栏里,30颗星星格外醒目,这30颗星星代表着这个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历经三次改造失败的旧住房,终于在此番首轮征询首日即实现了全体30户居民100%同意率。6户合用一个卫生间的困窘生活即将终结,这场“卫生间独立革命”,正成为杨浦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鲜活注脚。

  6户合用一个卫生间,将成为历史

  清晨6点的控江路888弄16号楼道里,孙阿姨站在昏暗的过道里排队等着使用卫生间。这样令人焦灼的场景,在这栋五层老楼里已循环上演多少个日日夜夜。但是今天的孙阿姨并不焦虑而是满心欢喜:“这次成套改造肯定能成功了,这样的日子马上就要熬到头了!”

  楼内现状令人揪心:每层6户共享不足5平米的卫生间,铸铁管道锈蚀渗漏形成“水帘洞”,加之地铁八号线从楼下直接穿越导致改造陷入僵局,居民们长期饱受居住环境恶劣的困扰。

  应叔叔翻出手机相册说:“你们看看,这是梅雨季的墙面,发霉长毛比墙纸还密。”照片里,青黑色的霉斑从墙角蔓延至天花板,与隔壁钱阿姨家的卫生间“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窘况一起形成残酷映照。

  转机终于来了。面对居民“急难愁盼”,延吉新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控江路888弄16号成套改造被顺利纳入今年杨浦区城市更新项目。

  在区房管局的指导下,区成套办、街道和卫百辛(集团)第一时间组建专项工作组全力加速项目推进。

  “考虑到部分居民的实际情况,我们推出‘一户一策’方案。”工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工作人员与居委干部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耐心讲解改造政策,同时针对困难家庭给予全方位帮扶,确保每一户居民都能理解、支持改造工作。

  政策工具包里的民生温度

  2024年,曾两度启动未果的内江大板房项目首创“原址改建+协议置换”多元安置、“历年增量房源+征收剩余房源”统筹使用的改造模式,实现签约首日即100%生效,让延吉新村街道对于成套改造工作有了更加丰富的经验。

  在首轮征询启动前,工作组十分重视居民知情权与参与权,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广泛收集居民意见,解答居民疑问。居委会和社区志愿者也积极配合,全面排查居民信息,建立详细台账,为改造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在首轮征询现场,工作人员为居民们耐心地答疑解惑,让居民们安心放心。当最后一户签约完成时,楼道里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30颗红色的星星在阳光映照下格外耀眼。

  这来之不易的100%背后,是杨浦区十年磨剑的制度创新。区房管局制定形成《关于加快推进我区旧住房成套改造的实施意见》,创新开发的区级工作流程、补贴及奖励方案、增量房屋管理办法等杨浦特色“政策工具包”为项目提供全流程支撑。

  更令居民安心的是改造全程透明化——征询进度表实时张贴在公告栏,首轮征询工作全程公开透明,从政策宣传到结果公示,每一步都严格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让居民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街道将携手相关单位全力推进二轮签约工作,让居民早日告别如今的窘迫生活,搬进功能完备、环境宜人的新家,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这栋见证城市变迁的老楼,正书写着人民城市建设的杨浦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