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0883号提案的答复 ( 2024-05-06 )

 

  “关于促进上海市域科技创新空间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十分感谢您对本市城市更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当前上海城市发展模式已经由大规模增量建设逐渐转变为存量的提质改造和增量的结构调整并重。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拓展城市空间、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将切实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优化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安全韧性、激发城市活力,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关于“加强相关治理政策的协调性”方面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本市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我委作为市更新办具体执行机构,牵头统筹组织各部门形成上海市城市更新配套政策体系,加强政策赋能。如:我委出台《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综合区域整体焕新、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公共空间设施优化、历史风貌魅力重塑、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商业商务活力再造等城市更新“六大行动”。市规划资源局出台《关于建立“三师”联创工作机制 推进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关于促进城市功能融合发展 创新规划土地弹性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政策文件,突出全周期规划统筹与资源整合。市经济信息化委推动《关于推动“工业上楼” 打造“智造空间”的若干措施》《智造空间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等产业更新政策系统化出台,推动重点产业区域城市更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保障。后续,将开展相关政策培训宣贯,切实增强从业人员做好城市更新的意识和本领,并加强行业管理部门综合协同,在推动项目实践中持续完善配套政策体系。

  二、关于“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方面

  一是区企联手,协同发力。推进市属国企按照“四个一批”(更新、减量、收储、保留)存量土地资源盘活工作机制与相关区政府积极对接,围绕工业上楼、智造空间,聚焦产业用地绩效评价和分类处置等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发挥好市属国企主业优势,有效支持区域产业规划落地。2023年,出台市属国企存量土地资源盘活三年行动方案,完成21组市属国企与区政府签订存量土地盘活框架协议,并按协议内容开展更新各项工作。后续将全面开展国企存量土地资源盘活三年行动,不断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利用效率。

  二是多方参与,合作共赢。通过政策牵引,相关企业积极实践,不断探索和完善更新项目实施和合作模式,形成自主更新、联合更新、委托更新、统筹更新等多种模式和路径。如华谊集团万创·新所,该园区原为大中华正泰橡胶厂轮胎生产基地。华谊集团联合相关企业共同出资,更新提升为华谊万创·新所产业园区,立足服务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孵化的优质企业,推动城区、园区、社区、校区“四区联动”融合发展。目前已引入交大科技园、西门子、朴牛科技、天微生物等一批科技型企业入驻。后续,将加强相关案例复盘,及时总结经验交流推广。

  三、关于“建立大数据、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技术支撑驱动的城市更新项目库”方面

  一是建立城市更新项目库。为进一步健全城市更新项目生成和推进机制,市更新办发布上海市城市更新项目库管理办法,明确市级城市更新项目库入库流程,推动建立充实区级城市更新项目库。同时,通过城市更新项目库管理,从全市层面加强城市更新项目整体统筹,规范流程,加快实施。

  二是数字赋能城市更新。建立完善全市统一的城市更新信息系统,强化数字赋能。搭建全要素覆盖、全过程可控、全平台对接的全市城市更新信息系统架构,已完成大屏展示、对外发布、入库申请、项目管理、年度计划、评估评价等模块的阶段性建设工作。后续,将持续完善系统功能,加大系统推广和使用。

  推动上海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使命光荣、任务艰巨,需要全社会各方群策群力、共同推进。再次感谢您的关心和建议,希望继续给予我们工作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