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生态环境发展“十四五”规划 ( 2021-06-11 )

保证到2025年生态空间占比达50%;45%以上的城市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平方米;PM2.5年均浓度稳定在30微克/立方米;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50%;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50%……

日前,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并解读了临港新片区生态环境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只升不降、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只增不减,着力推进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严格落实规划保证50%生态空间占比

规划中,新片区提出到2025年生态空间占比达50%、滴水湖核心区森林覆盖率不低于19%、开发边界内30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基本覆盖等目标。

生态空间即蓝绿空间占比,是把绿、林、水、湿等各个生态要素聚集起来。建设过程中会存在现状空间和未来定位之间的冲突,这是现实存在的。

在“十四五”规划中,50%生态空间一部分位于集建区外,这部分区域的开发强度很低,通过规划明确区域的生态空间就可以实现保护,另一部分在集建区内的生态空间,会通过公园绿地、防护绿地、河流湖泊湿地等形式承载,通过控规的落地要求,结合城市建设时序予以建设实施。

规划中就明确了一些具体的建设项目,包括南汇嘴生态友好空间、橙和港乐享科学空间、黄日港活力共享空间、绿丽港旅游休闲空间、青祥港轻办商旅空间等。

另外还有备受关注的南汇嘴生态园,规划提出结合南汇嘴生态园建设,保护重要生物资源,努力建设较为完善的湿地及野生动物停歇地保护体系。

据了解,南汇嘴生态园位于赤峰港,在小桉路至南港大道之间的滨海一带,约4.6平方公里。目前公园的专项规划正在编制中,从生态修复区到城市公园区再到广场活动区,进行不同层面的功能展现,展示临港新片区生态之城建设的理念和形象。

打造高品质海绵城市示范区

海绵城市建设在“十四五”时期依然是临港新片区生态环境发展的一个重点。规划提出,在滴水湖核心片区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海绵城市建设指标要求,打造高品质海绵城市示范区,其他片区因地制宜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另外,新片区要营造水清景美的生态环境。构筑健康水生态系统,形成“一心一弧,六横七纵”的总体河网布局。以滴水湖景区及新片区美丽河湖建设为抓手,建设高品质亲水城市。

而为了实现建设无废城市的目标,临港新片区要全方位构建无废体系,同时全要素实施无废建设。

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片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全面完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50%。建设生活源固废综合体设施,建立智慧互联的生活垃圾管理平台。在核心区商办地块,将在地下空间推行环卫设施集约化设置。

在建设低碳城市方面,新片区将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构建1个综合智慧能源管控平台,2个主干能源网络,6个能源建设重点区域,若干综合能源体系。到2025年,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50%,光伏累计装机提高到340兆瓦,风电累计装机提高到800兆瓦。

“十四五”期间,新片区将完成临港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和排海管工程,同时完成临港水厂一期及配套清水主干管线工程的建设,构建从源头到龙头全流程高品质供水体系,建设高品质饮用水示范区。

制度创新促进绿色发展

为了保证规划的实现,临港新片区将探索系列制度创新,包括构建具有临港特色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示范区,创新“放管服”统筹兼顾的生态环境管理机制,以及创新多方“协同、联动”的生态环境合作机制。

在“放管服”改革方面,将全面推行“一网通办”,继续深化审批改革,进一步推进豁免环评、环评简化、告知承诺等改革举措,探索环评、水土保持、排污许可证“两评一证”合一审批,供排水接入实现一站式办理和供水免费接入试点。